数字界面的视觉语言
- 数字产品设计与心理学12 - 视觉通道
- 数字产品设计与心理学13 - 颜色和深色模式
- 数字产品设计与心理学14 - 界面的词汇和语法
- 数字产品设计与心理学15 - 提供视觉结构
- 数字产品设计与心理学16 - 视觉隐喻
美感也是一种视觉语法吗?如果说语法是一种规则的话,那么美感确实是处理视觉要素的重要准则,它强调精炼、统一、和谐、平衡。
苹果的人机交互设计准则有六条设计原则:
- 统一的美感 Aesthetic Integrity
- 一致性 Consistency
- 直接操作 Direct Manipulation
- 反馈 Feedback
- 隐喻 Metaphors
- 用户控制 User Control
第一条便强调了美感:
统一的美感代表了应用的外观和行为,与其功能的整合程度。
美感是一种整体的体验和感受,不仅来自视觉的平衡和愉悦,而且来自人与数字产品互动的整个过程。诺曼在《情感化设计》一书中提出的观点是:有吸引力的东西更好用。有美感的事物更容易吸引人,使人感觉愉悦,人们在愉悦状态下也更容易克服所碰到的问题(诺曼,2015)。
美感体验的模型
感受到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过程?研究美学心理过程的学者,曾经提出过一个美感体验模型(Model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该模型包含五个维度:
- 视觉感知(Perceptual)
- 内隐记忆整合(Implicit Memory Intergration)
- 外显记忆分类(Explicit Classification)
- 认知领会(Cognitive Mastering)
- 评估(Evaluation)
在审美体验中,视觉感知和内隐记忆最先启动。视觉感知对复杂度、清晰度对比、颜色对比、对称以及组合关系非常敏感。内隐记忆又称为程序记忆,是关于的行动和操作的记忆,很难用语言表达。内隐记忆会迅速调动观察者基于个人的审美经验。与内隐记忆对应的是外显记忆,它容易用语言表达处理。接下来,进入到外显分类和认知领会两个阶段,它受个人专业知识、品味及兴趣的影响。评估则体现在认知和情感两个层面,综合了前四个阶段,得出审美上的评价和个体感受。
审美体验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美好感受,它是受文化、个人经验、知识、情境影响的复杂认知过程。后面的章节会涉及更多这方面的讨论。
沉浸感
视觉的美感并不是视觉设计的终点,美的感受经常指向一个更大的目标:沉浸感。当人们沉浸在某个情境、某项任务时,会出现几种感受:
- 专注:只做一件事,没有打扰和中断
- 流畅:符合预期,不停顿
- 愉悦:不费力,感官享受
提高沉浸感的第一步,不是精致、不是美化、不是视觉平衡,而是找准焦点。注意力稀缺的时代,人们总是专注于目标,而很少注意正在使用的工具。随着内容的爆炸式增长,承载内容的「容器」也就需要更简洁、高效,更好地为展示内容而服务。营造沉浸感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是去掉可有可无的元素:
流畅是沉浸状态的另一个特征,它描述一种行为和情绪的流动状态。想要保持流动,就需要减少各种让人「出戏」的可能,不要频繁提醒用户「有情况,请马上处理」。在设计中,应该避免出现这些容易打断沉浸状态的元素:
- 冗长的文字
- 模糊的图像
- 过小的字体
- 容易干扰阅读的背景
- 不必要的提示、对话框等提醒
- 不必要的闪烁或者运动
从视觉自下而上的加工模式考虑,除了避免出现干扰的元素,还应细致地设计元素的细节,提供令人愉悦的刺激形式,包括尽可能提供高分辨率图像。
例如,以黄金比例来确定每个文本层次结构的最佳大小。假设正文文本为 10px,乘以 1.618 得到 16.18,越是可以设置标题文字大小为 16px。依据这一比例设计出来的文字排版,会让人感觉更加精致,阅读起来也更为舒适。
Ref
- 唐纳德·A·诺曼. (2015). 设计心理学3-情感化设计 (何笑梅 & 欧秋杏, Trans.). 中信出版社.
- Leder, H., Belke, B., Oeberst, A., & Augustin, D. (2004). A model of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nd aesthetic judgment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95(4), 489–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