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日课 Vol.012 - 人因工程相关术语解析

今天我们来辨析一组容易混淆的术语。

英文 中文译名 使用范围
Ergonomics 人类工效学、工效学,人机工学 欧洲、世界其他国家
Human Factors 人因学、人体学 美国
Human Factor Engineering 人因工程学 美国
Human Engineering 人类工程学,人体工程学 某些学者
Engineering Psychology 工程心理学 主要是心理学家

国际人因学会(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Association,简称 IEA)将人因学(Ergonomics)定义为: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假中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

— 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Association

简单的说,人因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关系,深入理解人与系统中的各个组成元素之间如何产生相互关系的学科。

IEA 强调,人因工程关注的是规律(discipline)而不是技术(technique)。而 human factors 则直接强调人作为系统中心因素的重要性。人因工程的名称在世界各地虽然表述各异,研究的侧重点也不完全一样,但中心内容大体相同:

  • 研究内容:人-机器-环境系统的相互关系。
  • 研究方法:对人的能力和行为(生理的、心理的)进行深入研究,把成果用于设计和改善机器和环境。
  • 研究目的:使机器和环境适应人的需要,这些需要包括:提高工作和生产效率;保障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

Human factors 在欧洲又称为 ergonomics,20 世纪 50 年代传入我国。而在同样使用汉字的日本,则称为「人间工学」。1979 年在北京召开了一次研讨会,确定将 human factors/ergonomics 翻译为「人类工效学」,主要考虑它是一门研究人的学科,又注重人机系统的效率。1989 年,中国人类工效学会成立。

曾任人类工效学会理事长的张侃认为「人类工效学」的翻译有几方面不妥之处:

  • human factors 不只关注工效,而有更多更深的人文精神在里面
  • 「人类工效学」容易让非专业人员从表面上看得懂,实际上并不能懂
  • 它不是一个很凝练的中文术语,在和一些专业术语搭配使用时不方便

他建议翻译为「人因学」。并在 2007 年翻译「An Introduction to 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书名为「人因工程学导论」。

为了人因工程的理念在全世界范围内更广泛的推广,世界各国逐渐开始使用「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来代替原来繁复多样的名称。为了便于与国际接轨,我们广泛接受「人因工程学」作为此学科的中文定义名称,简称「人因学」。

人因工程的研究领域包括:生理人类、生物力学、人机交互、工程心理及管理工效等。

人因学和心理学是一对姐妹学科,特别是在当代人机系统发展到监控系统的阶段,工程心理学更是成为人因学的核心部分。不同范围内人因学因素(如体力局限、显示加工、记忆失败等)所显示的人的操作绩效不同,也需要分析不同领域生产设备中的重要元素(例如交通系统中的人因学因素分析)。

至于人体工学、人机工程学、人类工程学、人机工学,也都是 human factor 和 ergonomics 的不同翻译。

重要学会:

SJR 排名前几位的期刊:

Ref

设计日课系列

kidult00 wechat
扫码关注 00 的公众号
如果文章帮您节省时间或者解答疑问,不妨打个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