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读书会第 3 本书:设计中的设计 - 原研哉
阅读时间:2017-01-15 ~ 2017-01-26
读前问题
- 原研哉对设计的理解是什么?跟 Paul Rand 的定义有什么异同?
- 「信息建筑」的思维方式是什么?
- 无印良品的设计哲学是什么?设计和生活的关系是什么?
- 东西方对设计的理解有什么异同?日本的设计理念有什么独特之处?
- 设计师如何培养感觉能力和洞察力?
设计的元问题
原研哉是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董事、无印良品艺术总监。作为从业二十多年并且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设计师,原研哉一直在尝试回答「设计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又或者说:如何设计「设计」?
要回答「设计是什么」,可以先尝试从设计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寻找答案。
设计产生于二十世纪初工业化这个大时代背景,并且很好地融入到商品生产过程中。为了补偿机器生产粗制滥造对传统美感的践踏、对生活品质的侵袭,人们呼唤适应时代的审美和物品。现代设计的概念由此诞生。包豪斯引发的设计运动,在工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以实现功能为目的,努力寻求设计的造型,可以视为现代设计的发端。
日本、美国、欧洲各自历史背景不同,经济发展轨迹不同,因此设计在社会中所产生的机能也很不一样。但是二十世纪后半叶,主要动力来源都是经济。设计在产业社会中不可或缺。当技术取得进步,为生产和交流提供出新的可能性时,设计总会担当起探索最佳答案的角色。
谈及艺术与设计的区别,原研哉认为区分它们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艺术是艺术家在面对社会时的意志表达,其发生的根本立足点是作为个体的个人。而设计基本上没有自我表现的动机,其落脚点更侧重于社会。解决社会上多数人共同面临的问题,是设计的本质。在问题解决过程——也是设计过程中产生的那种人类能够共同感受到的价值观或精神,以及由此引发的感动,就是设计最有魅力的地方。
在原研哉的设计世界中,设计跟生活紧密关联。他认为设计绝不仅仅是制造技术,设计是从生活中发现新问题的行为。创意并不是要让人惊异它崭新的形式和素材,而应该让人惊异于它居然来自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不断开发出这些创意才是真正的设计。
所谓设计,就是将人类生活或生存的意义,通过制作的过程予以解释。
这个定义回归到设计的意义,敦促设计师们去思考更为底层的问题,并且反应在设计的过程和结果之中。
17°的第一本书是 Paul Rand 的「设计是什么」,他对设计展现出一种「思辨」式的思考:应该是什么,不应该是什么。而日本的设计大师们更多是在进行「探询和阐释」,比如原研哉用设计解释生活的意义,比如黑川雅之用设计「提问和告白」(见「设计修辞法」一书)。Paul Rand 认为设计的定义应该指向行动,设计是「处理关系」,原研哉则劝诫设计师们把设计指向生活意义的阐释,从看似平凡之处深思出新意,动态地去回答「人与生活」的关系的问题。
反思我们的工作,大部分时间并没有真正在做「设计」。我们不愿花时间多想问题到底是什么,处理这个问题的意义何在,只是急匆匆地把常见的样式搬过来搬过去,拼凑出一个自欺自人的样子,然后继续心安理得地戴着「设计师」的帽子自鸣得意。
用构建信息建筑的思维方式做设计
在设计实践中,原研哉试图建立一种信息建筑的思维方式,让平面设计不仅能作用于人的视觉,而且能够触动人的所有感官。
设计传达并非仅发生在一个二维平面中,而应该像一个建筑,有不同的层次和功能区划,叠加在一起形成有机的空间,对人的感受和行为形成影响。设计师在设计中要组合各种信息,建筑一个信息集合体。
所谓印象,就是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外部刺激,并把这些刺激和人脑中原有的记忆组合、联系而生成的结果。设计行为,则是以这种组合而成的印象为前提,并且有意识地干预这一组合过程的行为。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信息的构筑」—— 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干预印象的生成过程。
日本文化向来对「感觉」异常重视。通过营造纯粹而富有仪式感的环境,释放感官的潜力,敏感地捕捉到纤细甚至稍纵即逝的感觉,从而完成与生命的对话。在文学修辞领域,佐藤信夫提出「修辞立其感」的理念,如何用文字唤起人们的「感觉」。在设计领域,原研哉则提到用综合的感官刺激构筑人们的「印象」。
品牌的灵魂从何而来?
原研哉是无印良品艺术总监,书中用了一个完整的章节介绍他对无印良品品牌的思考和实践。
无印良品品牌创立于 1980 年,受极简主义审美意识的影响,商品造型简单、朴素且价格适中,给人感觉新鲜而且纯粹。它的商品群就是一个优雅而质朴的生活提案,提出了一种符合都市新生代人群的生活方式。
相比无印良品的品牌发展,我更好奇的是,一个品牌的灵魂如何形成?从原研哉对无印良品理念的阐释,我们可以看到,仅仅给出「极简」、「干净凝练」这种感官层面、结果层面的词汇,无法让物品拥有一种集体的灵魂。
品牌感觉需要「生长」,而不是披上一件另外制作的外套。给出这个核心生长点也许就是最难的「设计」。一个有生命力的生长点,应该源自一个更为宏大的问题,是时代和环境对人的发问,这个问题埋藏在很多人的内心却不自知。对于一个生活物品的品牌而言,这个问题可能是「我对生活的向往是什么?」「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生活态度?」「什么样的物品是人和生活环境互动时最好的载体?」
无印良品的理想,是生产出来的商品一旦被消费者接触到,就能触发出一种新的生活意识,这种生活意识最终启发人们去追求更为完美的生活样式。
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无印良品洞察到,大部分的商品都在引导消费者形成「这个就好」「非它不可」的观念,不断激发人们追寻一些其实并不必要的东西:更多、更物化、更有存在感、更狭隘的忠诚…… 所以无印良品提出要给消费者一种「这样就好」的满足感,看似弱化了自我意识,但也许更接近真正的自由。
原研哉对无印良品的概念提案是「虚无」(Emptiness)。但是虚无并不意味着空无一物,而是再提升了一个层次,用虚无的包容,呈现出一个看似空无一物,却能容纳百川的容器。商品不是生活的主角,它更加应该扮演承载人与生活意义的载体这种角色。
形式追随哲学
看「设计中的设计」,跟看「A Designer’s Art」的感受完全不一样。
西方的设计,问题发端来自社会变革,人与时代的矛盾。设计更偏理性,规律和真理永远是题中之意。
东方的设计师,则用非常纤细的感受,去捕捉那些隐藏生活日常背后的宏大问题。在日本文化中,相比自然,人是渺小的存在。问题发端来自人与环境的矛盾。因此更需要回归人的尺度,去不断思考人和周遭环境的关系,短暂而变幻莫测的人生以及它在生活中种种映射的关系。
也许,从某种程度而言,形式追随的并不是内容,不是功能,而是对核心问题的探索和回答。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思考什么样的问题,得出什么样的哲学理念,最终反映在人的言行中,凝练在物品和容器的塑造中。
设计师如何培养感觉能力和洞察力?
在原研哉看来,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力。
给一件事物下定义或用文字记述下来并不见得就是对其有所了解。如果能够先将已知的事物陌生化,然后再尝试挑战其真实性,才有可能深入了解它。
我们观看世界的视角与感受世界的方法可能有千万种,只要能够下意识地将这些角度和感受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就是设计。
设计师的核心能力,首先不是视觉表达能力,而是发现事物间原本已经存在、但是被视而不见的「新」关系。
2000 年,原研哉策划了一个叫做「 Re-design 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再设计」的展览,收集了三十二名来自日本的设计者,对日常用品比如卫生纸或火柴进行重新设计的提案。原研哉希望通过这个展览,为大家展示设计的魅力,唤起对生活的重新思考。设计师们从生活日常的一个小小物品,回溯到原点,重新审视我们周围的设计,以最平易近人的方式来探索设计的本质。从无到有,当然是创造;但将已知的事物陌生化,更是一种创造。
佐藤雅彦与出入境章
面出薰与火柴
深泽直人与茶包
展览中的作品不但从创意上让人拍案叫绝,更令人感动的是,设计师把对平凡物品的细致入微的观察,转换为一次对人的需要的深刻体察,对人和环境、人和物品关系之间的一次重构。
怎样培养这种敏锐的感觉和洞察?书里并没有太多着墨,不过原研哉已经阐述了很多他对设计的理解,我尝试归纳为以下几点:
做生活的观察者和提问者
人与生活的关系,几乎体现在每一个物品上。每时每刻我们都有数不清的机会去感受、发现和思考。开门时门把手的触感和握感,起居室透过窗帘形成的光影,饭碗捧在手里传递的温度,打扫卫生时抹布够不着角落的费力感觉…… 每当我们意识到应该重新思考人与物品的关系,能够问出一个又一个被当做理所当然的问题,也许就能更清楚了解自己向往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
发现那些视而不见的连接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
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设计的思考和实践,大概也是这么一个过程吧。在 Re-design 展中,很多日常物品在设计师的手中「互换灵魂」,带给我们新的感动。设计师如果能解析出不同物品的灵魂,并且富有诗意地促成它们的交错、融合,生活该是多有乐趣和惊喜的游乐园。
从信息平面到信息建筑
如果设计总是局限在一个狭小平面,设计师的目光也会越来越狭窄。让我们回到「干预印象的生成过程」这一本质,将设计活动的隐喻变为「构筑信息和行为空间」,从人的「五感」出发,思考应该如何构建一个丰富的「建筑空间」,能够充分调动人的感官,实现信息和意义的传达。
最后
17°读书会第一个月的主题是「重新思考设计」。读完东西方两位设计大师对设计的解读,深感自己对设计理解依然浅薄。
设计是什么?
路途遥远,希望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