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把《暗时间》看完,是时候回来写点什么了。
刘未鹏把生命比作沙漏,能充分利用看似不能利用的、零碎的、未经规划的时间进行有效思考的人,将拥有更长的生命。这个道理就如同把人脑比作电脑,单核的、转速慢的、空置(idle)时间长的机器,产出自然会比多核的、高转速、满负荷工作的机器少得多。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距并不大,大部分人应该都属于“单核”机器,毕竟人的注意力极其有限,无法同时应付(至少无法同时高效完成)多个有一定复杂度(需要明显占用注意力资源)的任务。于是真正的差异会产生于“转速”和“工作时间”。
“转速快”意味着思考速度快,大脑从信息接收到一步一步的处理,中间没有停滞,即便遇到困难也快速寻找其他通路;“工作时间长”意味着在一天清醒的时刻中,有尽可能多的时间都在快速思考:工作/学习时间、吃饭、走路、做家务、运动、休息……而转速快和工作时间长它们有一个共同的隐含促进条件:专注,包括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和短时间内重新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切换工作模式时,转速(注意力)会受到影响,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恢复最高速度,也就浪费了一定的工作时间。于是,在醒着的时间里都快速开动脑筋思考各种各样问题的人,所获得的东西(至少是从思考获得的东西),自然比不这样做的人要多。
保持“转动”的一个好方法,是一直在脑中放置几个问题,一段时间内就围绕着这些问题转动。既可以不知不觉让自己有保持转动的“焦点”,也可以避免过于频繁转换问题而产生的工作时间损耗。而这种主题式的思考,也比较容易有进展和产出,到了一定的阶段可以用文字表达出来,用书写促进更好地思考。
保持“转动”的另一个诀窍,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那些不重要(是不重要而不是不喜欢,对于不喜欢但是对自己重要且有好处的事情,还是应该尽可能慢慢喜欢上)的事情自己来找你,而把自己解放到不做都不自在的事情上去。
我们在“转动”的时候,如果心态不好,或者不足够投入,往往只是在“空转”——冒似看了很多东西,吸收了很多信息,记住了很多知识,但起身倒杯水回来就基本忘记了……获得多少并不取决于读了多少,而是思考了多少。只有靠反复琢磨才能真正理解一个事物。看过了、了解了、记住了,最终都还不是握在自己手中,只有拆解了,放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能够凭借自己一步一步得出想要的结论,才好说得上理解。即便只是记忆,也需要尽可能多地创造召回记忆的线索(与已有知识进行联系应该是其中最有效的),方便回忆时进行提取。仅仅记忆新知识本身,几乎是没有办法克服遗忘的。
刘未鹏给出了很好的检验问题,帮助在学习过程中聚焦:
- 这项知识的本质是什么?第一原则是什么?知识结构是怎样的?
- 我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 到目前为止,我到底有了什么收获?
- 如果需要给一个不懂的人讲解,我会怎么讲?
阅读时快速抓住主要内容也有一些要点:
- 问题是什么?方案是什么?例子是什么?
- 现象是什么?解释是什么?支撑解释的理由是什么?例子是什么?
回到转动和工作时间,“转动”主要有赖于我们对自己的把控,而“工作时间”需要更多借助时间管理的技巧。对此刘未鹏有一个很恰如其分的比喻:设计自己的进度条。为什么我们面对一大堆to do的时候会感觉焦虑?因为所有的状态都是未知的。就像你刚把100个下载地址添加到迅雷中,每个都正在计算下载所需时间,如果一直保持这种状态,所有人都会疯掉或者干脆不再关注了吧。而时间管理的技巧,不论gtd也好,番茄也好,其实都是将事务和时间切分成更小的单位并以一种更加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它们的状态:可以是事务本身的undergoing和done,可以是时间的分段,总之让人在一个时期内,只需要注意一小块的目标,而不至于在完整的地图面前被需要征服地域的广袤吓得不敢直面(嗯,人的注意力真的很有限);同时也在地图上勾勒出一条更清晰的线路(roadmap这个词是多么贴切),让人不至于东一个点西一个点拐来绕去走着重复而低效的路。“进度条”的作用,不仅分解了任务、分解了路程,而且极大缓和了焦虑感,让人将精力更多投入到“解决”问题和“推动”事情上面,而不是问题和事情的本身。
写完了这几段文字,比看“书写是为了更好地思考”那个篇章时对这句话的理解加深不少。虽然只是把自己关心的一些要点进行了简单整理,但收获绝对跟拿着书看的时候不一样。也许书写就跟上路一样,越是经常上路,越会被各种风景引诱而继续上路,而越是经常书写,思考和书写会琴瑟和谐渐入佳境而相互促进。每次确实会吃力一点,特别是开始的时候,不过“困难的路越走越容易,容易的路越走越困难”。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