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恐惧

“唯一需要恐惧的,是恐惧本身”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深以为然。过后转念一想,不对啊,又是一句正确的废话。恐惧临头的时候,难道奢望自己拍拍胸口就气冲丹田脸不变色心不跳?何况恐惧的形态多种多样,说不准什么时候自己被完全控制了还浑然不觉。

每天对着这个timeline,那个sns,正确的废话们出镜率越来越高,但是吃再多的信息快餐,灌多少锅心灵鸡汤,还不如实实在在看一本好书。《直面内心的恐惧》就是这样一本书。

如果没被这本书的副标题——“分裂、忧郁、强迫、歇斯底里四大人格心理分析” 唬住,翻开书,发现作者想探讨是四种恐惧的基本类型。恐惧,让我们不自觉地一直逃避某些东西,形成一定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慢慢成为难以改变的性格。一旦失去对某种恐惧的控制,生活总会偏离正常的轨道,我们知道有些什么地方不太对劲,但因为是自己一直以来固有的模式,也就听之任之了。作者想寻找所有极端、病态的行为的心理根源,帮助生活在恐惧中(不一定自知)的人们去挣脱如影随形的束缚,以塑造更健全的心理和人格。

应该很难再找到一本心理学的书,把思路和章节组织得如此清晰。作者根据“与自我/他人的关系”(类比做自转/公转)和“与事物的关系”(类比做向心力/离心力)画出两条坐标轴,四种恐惧正好分布在四个象限:

  1. 害怕失去自我,避免与人来往——分裂人格
  2. 害怕分离与寂寞,百般依赖他人——忧郁人格
  3. 害怕改变与消逝,死守熟悉的事物——强迫人格
  4. 害怕既定的事实与前后一致的态度,专断自为——歇斯底里人格

不得不惊叹自转/公转/向心力/离心力这一系列类比的精妙,作者不满足于构建了一个清晰的解释性框架,而且用一种理解成本几乎为零的类比,帮助我们拿起放大镜,细细观察这四种神经病:

一、分裂

人格特征

独立自主、理性、独具个性、冷静客观、批评家、矜持、冷漠、好猜疑、喜怒无常、与世隔绝、自我中心、社交困难、敏感、独来独往、孤僻……

童年成因

害怕把自己交出去,成因可以追溯到新生儿时期。不被照顾和关爱,或者接受过多刺激的话,婴儿没有感受到被保护,要什么没有什么,或是无法建立对环境的信赖,于是日后无法培养信心,当要对生命有所付出时就会产生恐惧。成长中的努力过多放在了“自转”中,以致于不懂得如何“公转”。

恐惧什么?

分裂人格所恐惧的,是自己以外的任何东西:到底它们是不是可靠的、正常的、无害的、适合自己的。于是在保护自己自转的同时,离其他人和事物的轨道越来越远,也就无法获知周围环境的任何反馈——其实哪怕一点反馈,都能帮助分裂人格们更好地评估自己和做出合适的反应,而不是疑神疑鬼地自我猜疑,然后进入Self-fulfilling prophecy的怪圈。

行为模式

“不要从我这里取走什么——我也不需要从你那里索求什么”

对分裂人格来说,最安全的模式就是尽可能自给自足,无需倚靠和依赖第二个人,也就是无需去适应、接受另外一个与自己一定存在差异的人,更不要说建立亲密关系了。因为从小缺乏丰富的情感引导可以借鉴,所以会依赖理智和感官感觉作为行为的准则,容易将人和事分为非黑即白的两极。自闭,敏感而脆弱,多疑,孤僻,分裂人格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如何克服

对生命和周遭的人敞开心扉,培养对他人的好奇,了解接纳别人并不会使自己的世界分崩离析,也可以找一个伴侣帮助自己成长,扩大生活的圈子,认识到相互依靠、同甘共苦的美好。

二、忧郁

人格特征

依赖、心甘情愿任凭他人摆布、质疑自己的处世能力、没有安全感、谦虚、无私忘我、有同情心、忍耐力超强、卑微、服从……

童年成因

幼年时被极端宠爱或严酷拒绝,容易形成烙刻在灵魂深处、永远不敢表达的恨与妒,只好用自怨自艾或惩罚自己来赎罪。自幼被宠爱的孩子,长大后发现外面的世界并不是以自己为中心的,于是要让自己变得顺从、招人喜爱,免得失去被宠爱所包围的环境。而从小就被冷酷拒绝的孩子,持续地绝望,无法相信未来,过早放弃了表达自己、为自己争取的意愿。主体发展不健全,也就无法快乐的“自转”。

恐惧什么?

不愿意走出被保护的世界,害怕寂寞、被孤立、被抛弃、不被保护。以致于让情感限制言行,不敢说“不”,不愿为自己的正常需要而去要求别人。

行为模式

“请给我更多——如果需要我先给予,我完全愿意”

尽可能地制造和保持亲密,不惜通过极端的利他主义获得周围人的认同。同时不敢有所求,甚至不允许自己批评别人,以及通过变相的自我惩罚,以避免做自己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对事物消极、被动地等待,同时压抑自己的情绪,尤其不善于适当表达愤怒和不满,演变成为悲观消极的怨气,自认为是倒霉蛋。

如何克服

犹豫人格低估自我价值,实际上来自深植内心的胆怯和压抑怒气。要有勇气让个性自由发展,不惧怕自己可能要承担的责任,积累妥善处理各种情绪(尤其是愤怒)的经验,才能主宰自己的生活。

三、强迫

人格特征

完美主义、自我控制、洁癖、谨慎、自我保护、权力欲、责任感、强硬派、秩序、安全感、小心翼翼、好争辩、节省、具体不含糊、保守……

童年成因

从小就被苛刻管教和严厉规训的孩子,一直听到“你应该“”你不可以xxx”,在有所怀疑的时候也没有人提出合理的解释,他们很快就学会了克制情绪,按照既定的方式去待人处世,才能获得认同、免受责备和训斥。他们往往接受的是僵化的教育方式,太早就有事情得依照一定模式进行的经验,因此容易把所有事情都条件化、模式化。“向心力”就像一块磁铁,将他们牢牢地吸附在磁场安全的范围之内。

恐惧什么?

害怕事物的消逝,害怕要重新建立和熟悉已有的秩序,害怕控制感的丧失,强烈需要安全感。

行为模式

“一切都有它应有的样子——我想远离错误和混乱”

希望一切如旧,谨小慎微,自我压抑和克制,用理智和冷静包含自己,犹豫不决,担心改变会带来什么负面的后果,以“守”的心态面对变化着的世界。如果不能强迫外部世界按照自己的方式运作,那就只好自己紧守不变的眼前,一遍又一遍地强化那些自己可控的、近乎仪式性的行为,永远都在学习遵守规则,在进行校对和修饰,进而形成套路固定的生活方式。

如何克服

不要过于保护自己,接受事物终会消逝的事实,把惯于压抑转化为向外探寻出路。应该开始学习,在新鲜刺激中逐渐掌握主动权,而不是坐着等待并且让事情自由发展。

四、歇斯底里

人格特征

追求改变与自由、好奇心强烈、喜欢冒险、热情洋溢、花样百出、夸张、装腔作势、爱慕虚荣、任性、及时行乐、不负责任、害怕约束、没有原则、易怒、不合逻辑……

童年成因

在慢慢踏入成人世界时,缺少学习的榜样,尤其是帮助自己认知性别角色的父母角色错乱,他们自己必须扮演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角色。另外,他们的行为不受规劝,对于是非对错不必计较,孩子永远不知道要负起责任。“离心力”就像是一个失重的舞台,召唤渴望自由的孩子。

恐惧什么?

害怕一成不变和约束,对既定的规律和待人处世前后一致感到恐惧。竭尽全力摆脱约束和责任,追求最大限度的自由。

行为模式

“我看到的就是我所想的——我心里有一个童话”

面对诱惑,有强大的动力去满足即时的欲望。对自己的迷恋,让歇斯底里人格能在任何情境下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合法性,为处于舞台中心的自己和虚荣心去设计一个又一个的谎言,自己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至于过错,转头就可以忘记。

如何克服

接受现实中的规范与法律,不回避既定事实,不害怕自由被剥夺,勇于承担责任。

 

最后

真心推荐给所有在一定程度上有某种神经病的人,尤其是像我这种兼容并包了多种恐惧的神经病看看。不仅仅因为德国心理学家严密而精巧的体系结构,让人惊叹的还有心理学能用如此丰富的语言和案例描述非常不具象的心理现象,另外,这本书的翻译,几乎不会让人觉得是在读一本用纠结语言(德语)写的带有一定学术性的书,真的很不容易。

没有什么比作者的结尾更适合作为结尾了,祝所有的神经病们能早日与内心的恐惧化敌为友:

如果有一个人厘清了自己为什么害怕交出自己,因而对生命与周遭的人敞开心灵,有勇气让个性自由发展,主宰自己的生活,不再因缺乏安全感而害怕;接着,他接受了生命事物终将消逝的事实,活得有声有色又有意义:接受世界上以及生活中的规范与法律,知道既定事实毋须回避,但不因此而惧怕自由被剥夺——假如真有这样一个人,我们想当然要颁奖表扬他的成熟与完美。但如果这些目标我们都只能稍微靠近一点儿的话,正表示完美的人性与成熟是我们想象中的目标,他并非人类捏造出来的理想,而是我们把人安放到宇宙井然有序的系统之中。

kidult00 wechat
扫码关注 00 的公众号
如果文章帮您节省时间或者解答疑问,不妨打个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