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弃疗——关于改变的改变

烦人的状况为何持续不变?
到底要怎样才能改变?

变与不变,是人生中无法回避的难题,尤其当这道题涉及到人,更尤其是,涉及自己。

年后第一篇笔记,来自《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

三位作者都是心理治疗的背景,虽然他们的研究多来自家庭和心理咨询,却给我们提供了远超此范围的框架——问题为何形成以及如何促成改变

如何理解改变

才翻到此书第三页,就被牛逼的思路震撼:通过群论(The Theory of Groups)来理解改变。“改变”虽然千变万化,但仍逃不出“模式”的手掌心。

了解群和改变之前需要先介绍本书最出名的概念:“第二序改变”。

第二序改变

  • 第一序改变:发生在某一系统之内的改变,系统本身维持不变。
    例如,做恶梦的人,在梦中可以做许多事——跑、躲、打、喊等等——但无论怎么变换这些行为,都无法停止噩梦。
  • 第二序改变:改变发生在系统之外,控制系统整体的前提改变,使系统转换到完全不同的状态,也即“改变之改变”,简直就像量子跃迁。
    例如,从梦中醒来。

如果把“问题”看做一个系统,也即一个“群”,那么理解群的特性有助于理解改变如何发生。

群的特性

1.群由具有某一共同特征的成员组成,成员实际本质不影响群的属性

群内部可以产生无数变化,任何成员或成员组合,都无法置身于系统之外,例如,一桶乐高



一桶乐高可以拼出无数的图案,但就是拼不出可以吃的任何东西——第一序改变无法产生第二序改变。

2.群成员可以以不同顺序进行组合,组合的结果仍然相同

例如,鱼丸咖喱牛肉粗面、咖喱牛肉鱼丸粗面、牛肉咖喱鱼丸粗面、粗面鱼丸咖喱牛肉……



好多好多时候,我们其实就像傻傻的麦兜,费力地做着无谓的排列组合,却期望着第二序结果。

3.每一个群都包括一个恒等成员(identity member),任一其他成员与该恒等成员组合,结果仍为该成员自身

不恰当的例子:zhu一样的队友



4.群中每一成员都有其相对或相反成员,任一成员与其相反成员组合,结果为恒等成员

这个最好理解啦:



如果不过瘾,还有薛定谔的赞……



奇特的是,抵消力量的消失,初看似乎不错,其实是一个危机。(1Q84 深绘里vs小小人?)群成员与其相反成员间存在依存关系,一方失去另一方的抵消力量后,也许自身也无法存在。

借助“群”这一视角,我们容易理解,“种类”(或者说,群)和“成员”无法相提并论,群不能包含群本身。而在现实中,我们却常常混淆这两个层次,在解决问题的道路上原地打转。

第二序改变,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难就难在,我们身在(或被自己困在)第一序中,怎样跳出这样一种宿命般的裹挟?

问题的形成

所谓问题,指因处理困难不当而造成的僵局、停顿、死结。问题往往由解决方案本身所引发或者恶化。



为何解决方案会恶化或带来新问题?

  • 需要第二序改变时却一直在推行第一序的解(可怕的简化,对问题视而不见)。
  • 第一序改变即可解决问题时却试图促成第二序改变(如不满意行为改变而进一步要求态度改变)。

乌托邦症候群

这一群体的特征是,问题明明无解,却坚信有解决之道。

乌托邦症候群有三种形态:

  1. 自责型

    因为苦于无法达成自己的目标,而觉得是个人有所欠缺,责怪自己无能。——其实问题是目标过于理想。疏离、离婚、虚无的世界观、酗酒等是常见的症状。

  2. 游荡型

    因为没有能力实现乌托邦式的改变,反而会沉溺于比较无害的、几乎是儿戏的拖拉之中。这种旅人从来不抵达一个目的地,只是四处飘荡。想想那些永远的学生和完美主义者。

  3. 入世型

    认为自己站在真理的一边,肩负着改变世界的神圣使命,企图说服别人,视不认同“真理”的为坏人。

以上的共性是,这一群体认为他们所根据的前提比现实还要真实,以致于都意识不到这些前提的顽固存在。(躺枪一万发……)

总而言之,乌托邦症候群怀揣企图改造自我或改造世界来完成一个不切实际的理想,这种改变的方式又跟某些不可改变的困难纠缠在一起,从而形成问题。

改变的悖论

为了掌握“改变”不可捉摸的特性,必须区分事实以及关于事实的前提。人们根据某个前提认为事物应当如何,这与事物“本来面目”是有所差距的。拿掉乌托邦式的前提,实际情况或许还可以令人忍受。我们在第一序里,浑然不知需要第二序改变才能解决问题。

关于改变,我们的期望是对象自发的改变,比如家长总是期望孩子“自动自觉”的去学习,但是如果不进行干预,改变不会发生;如果干预了,“自发”又变得不可及。这便是改变的悖论:试图运用意志力达到本应自然、自动自发的状态

那,怎样才能解决问题,促成期望中的改变呢?

问题的解决

几个原则:

  1. 针对第一序改变中的问题解决方案(方案正是问题所在)
  2. 超乎常理
  3. 处理此时此地的情境,直接处理问题的结果而不是探究问题发生的假设性原因
  4. 让问题情境超脱尝试解决问题时所掉入的悖论陷阱,置于不同的解决问题框架之中

1和2不再展开,3简直太有启发,用实用主义的态度,直面问题,而不是永远沉溺在无解的分析中。问题的解决,不一定需要完全弄清根源和演变。对变化来说,最重要的是发生了什么改变,而不是改变为什么发生。

“如果我们不去问’为什么’而直接去探究现象发生的重要事实,往往我们可以发现,事实会引导我们去找到答案”——维特根斯坦

第4点提到的是重新框定的艺术。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消除对立,从“不是一就是二”的选择困境里跳出来,拒绝选择本身。对规则有所觉察,能让人解脱束缚,从而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各种逻辑种类。

第二序改变的原则:“不是’A’,也不是‘非A’”

重新框定并不是让我们注意到什么——不是产生什么洞察——而是教我们玩一个不同的游戏,使得老把戏不再管用。因为如果问题被视为一种心理或情绪的症状,这一概念架构本身就使得解决办法无法产生。

消除对立后,尝试将用以理解某种情境的假设或观点,改变成另一组同样也能符合事实的设定。

书中有不少栗子:

  1. 多做无益
    问题:父母总是替儿子多太多事情,儿子想独立自主但沟通无效。
    解决:干脆什么都不做,全部推给父母,父母进而意识到,让儿子“断奶”也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2. 化暗为明
    问题:丈夫挑剔妻子,妻子刺激丈夫发怒,反复的争吵。
    解决:让丈夫去大街上和别人多多争吵,让妻子明白争吵主要来自情绪失控,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和丈夫争吵。

  3. 宣而不隐
    问题:演讲者害怕自己的紧张无法控制以至于当众出丑
    解决:演讲人在演讲之前,告诉听众自己非常紧张。

  4. 贝拉克的巧计
    问题:女孩在等待面试的过程中,非常紧张。
    解决:另外一位同样等待的男孩告诉她,应对的简单办法就是告诉对方,他很英俊。

  5. 利用抗拒
    问题:精神病人总是推迟出院,说自己没准备好。
    解决:告诉他,应该长期呆在医院,不要出院,把精神病人推向绝望的边缘,他反而出院了。

  6. 仁慈的破坏
    问题:父母的说教对叛逆的青少年无效
    解决:父母以一种安静但是又力量的方式来对待子女,让反抗变得不吸引人而且无用。

  7. 忽视的好处
    问题:老师越是关心问题少年,问题就越多。
    解决:有意忽视的行动来重新获得对方的重视。

  8. 学习问题
    问题:聪明的研究生对自己的报告质量有着乌托邦式的要求,一再拖延。
    解决:在2小时之内写出来。

  9. 对付乌托邦
    问题:一个具有远大不现实的生命目标的人是不会被轻易说服去修正目标的。
    解决:要求对方去超越自己的极限去落实这些目标。

  10. 魔鬼的约定
    问题:有些人会故意拖延不去做一些必要的事情。
    解决:让他只答应做还是不做。

via 豆瓣jack叔的笔记

对乌托邦者而言,修正目标是一种自我放弃,只有在被要求超越自己极限时才会迅速的放弃自己的理想。这简直类同我们熟悉的流氓逻辑:搞定不要脸的人的办法,就是比他更加不要脸

作者还帮我们理出了促成改变的四个步骤:

  1. 以具体的词语清楚地界定问题(真的是一个问题吗)
  2. 探究目前为止已企图运用过的解决对策
  3. 对想要达成的具体改变有一个清晰的定义(特别发生什么活停止发生什么)
  4. 形成与执行一个能产生这一改变的计划

以及常见的失败原因:

  1. 不切现实或不恰当的目标。在处理或治疗中,得到较多资讯后,一些改变已经发生了,因而需要修正原先定下的目标。
  2. 所选择之介入方法的性质,当事人无法或不愿去实行。
  3. 第三个原因是未能利用语言对当事人说明方法,并使他愿意接受与实行。

总结

问题总是产生于某种形式的对立,从态度或行动上(而不是原因)消解对立,改变自然会发生。很多时候不需要去顿悟和追求完美主义的起源和原因,而仅需要从行为的冰山一角做出反常的要求,就能达到跳脱第一序框架的效果。

莫弃疗,希望在。




00的公众号,更多分享酝酿中……

kidult00 wechat
扫码关注 00 的公众号
如果文章帮您节省时间或者解答疑问,不妨打个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