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完《创作是最好的理解》以后,有一个问题开始纠缠着我:
什么是理解(understanding)?
你想必也遇到过这样的状况:读一段很难理解的文字,虽然每个字都看得懂,但是完全不知道它在说些什么。好多时候满心想理解,但到头来云里雾里。更让人警惕的是,当下以为自己懂了,过了几天或者换了个情境,心中又升起好多个问号。
作为一个学习者,我自然希望能理解所学的内容;可是「理解」本身意味着什么,我至今却不甚理解。
理解之难
这两天在看陈嘉映老师的《何为良好生活》。在知行关系那一章里,陈老师提到「深知而与行合一」。我们都知道,知行合一不易。王阳明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这可是对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我们所知那是少得可怜。
好多人生道理,我们听说了,也知道了,但可能没有什么体会。先前的知和后来的知,不在一个知是对的一个知是错的,而在知的深度不同。……知道为恶仍为之,那说明我们只停留在“见闻之知”上,而没有切身体会。
《何为良好生活》
知的深度不同,说得多好啊。在这个信息爆炸、知识爆炸的时代,道理也爆炸。我们好像越来越甘于,甚至乐于停留在「见闻之知」上面。而真知呢,是道理深深嵌入到我们的身心,经历过,咀嚼过,生出了万般滋味,明白现在的「知」,已经不同于过去的「知」。
有好多问题,在「见闻之知」面前是问不出来的。我知道一件事,可是我有没有理解它呢?知道和理解有什么不同?知道了多少,可以算是理解?一个人在没有理解之前,如何能够知道自己其实并没有理解呢?再说了,韩梅梅认为的理解跟李雷的不同,学生自我感觉的理解,可能离老师的标准还很遥远。「我理解我自己」已经很难了,「我理解你」肯定是天下最奢侈的事之一。
说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这个话题就太大了,今天只说说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吧。
何为理解?
循着这个问题,很快我找到了 Understanding by Design(下面简称 UbD)教学理念,它由 Grant Wiggins 和 Jay McTighe 提出。Wiggins 是 Authentic Education 的主席,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生前活跃在教育领域,致力于推广 UbD 教学理念和推动教育改革。
「理解」在 Wiggins 的教学理念中很重要,他意识到,从事教育的同行们各自对此有不同理解。
…有的老师希望学生“真正懂得”,有的老师希望学生“内化知识”,还有的老师希望学生“掌握核心或本质”。他们讲的是一回事吗?具体来说,学生“真正理解”以后会怎么做,而不理解的时候又不会做什么呢? —— Harold Bloom
定义 | 提出者 |
---|---|
理解是学习者探求事实意义的结果。 | 杜威 |
理解是通过有效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来明智、恰当地整理事实和技巧的能力。 | 布鲁姆 |
理解是能够灵活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 戴维·珀金斯 |
有趣的是,美国科学促进会的《科学素养的基准》(Benchmarks for Science Literacy )描述了在制定科学教学和评估的基准时,他们所遇到的问题:
基准使用「知道」和「知道如何」来统领基准的每一部分。还有一种选择是使用一系列细化等级的动词,包括「识别、熟悉、领会、掌握、知道、领悟、理解」等,每一项都比前一项更为复杂和完整。该分级系列的问题在于,不同读者对于认知顺序的划分会有不同的意见。
理解被放在了一系列等级的最后,比领悟还要复杂和完整。这是多么高的要求啊!
我们并不能指望用简单的词汇来概括理解的含义,因为知道词汇本身跟理解是两回事。那么,知道和理解的区别又是什么呢?UbD 给出了下面这个列表:
知道 | 理解 |
---|---|
事实 | 事实的意义 |
大量相关事实 | 提供事实关联和意义的理论 |
可证实的主张 | 不可靠的、形成中的理论 |
对或错 | 有关程度或复杂性 |
知道一些正确的事情 | 我理解为什么它是知识,什么使它成为知识 |
根据所知回应提示 | 我能够判断何时使用以及何时不用 |
跟知道相比,理解更强调知识的「上下左右」,它的背景、来龙去脉、使用情境、理论基础、变化和发展趋势,以及,一个人要如何运用它。
理解既是名词,也是动词。
##
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理解?
没有概念生成的过程,就不能获得任何知识的迁移,更不能对新体验产生更好的理解。
——约翰·杜威
理解是关于知识迁移的。
为了知道要应用哪一个事实,就要了解更多的事实。这个过程需要理解,即需要洞察本质、目的、受众、策略和手段。如果具备真正的能力,就能够将我们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UbD 强调知识迁移,认为这是理解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教学的关键。
The goal of Teaching for Understanding is to give students the tools to take what they know, and what they will eventually know, and make a mindfu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ideas.
Understanding by Design
更具体来说,UbD 认为理解的目标不是一个,而是多个。Wiggins 和 McTighe 详细阐述了理解的 6 个方面。学习者如果能够从以下方面证明他们理解,就说明他们真正懂了。
- 解释 Explain:通过归纳或推理,系统合理地解释现象、事实和数据;洞察事物间的联系并提供例证。
- 阐明 Interpret: 叙述有深度的故事;提供合适的转化;从历史角度或个人角度揭示观点和事件的含义;通过图片、趣闻、类比和模型等方式促成理解。
- 应用 Apply: 在各种不同的真实情境中,有效地使用和调整所学知识。
- 洞察 Have perspective:批判性地看待、聆听观点;有全局观。
- 同理 Empathize:能从他人认为古怪的、奇特的或难以置信的事物中发现价值;在先前直接经验的基础上敏锐感知。
- 自知 Have self-knowledge:有元认知意识;察觉诸如个人风格、偏见、心理投射和思维习惯等促成或阻碍理解的因素;意识到我们不理解的内容;反思学习和经验的意义。
如果用简单的话来归纳,大概就是:能翻来覆去地讲,能因地制宜地用,有助于理解自己和他人。
今后如果遇到真正想弄懂的知识,就可以提醒自己:我能讲给别人听,让别人也理解吗?我能在什么情境用上?如果没有用上,是情境不适合,是没有进入备选方案,还是我并没有真的懂?学习了这些,我更理解哪些人了?过去有哪些看法需要改变?对我自己来说,又会有什么变化?
过去有很多时候,我会隐约觉得似懂非懂。在这种懵懂中继续上路,一路上仍然会反复经过同一个地方。只有经过这些地方时,发现自己有了跟之前不一样的理解,才会真切感受到变化——那个地方看起来没有变化,但是已经面目全非。我必须一次又一次经过这些熟悉的地方,以同样的路径,但尝试不同的时间、脚步、视角,才会迎来我懂了的感觉。
切身去体验,或者咀嚼碎了吞进身体里。
真知不易。
路漫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