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为 00 在星海音乐学院的课程讲义)
回顾
还记得上一周 完成的三个练习吗:
- 让蜂鸣器发声
- 蜂鸣器发出交替的报警声
- 用按键触发声音
这一周我们继续来完善,做出一个简单的旋律控制器。
挑战4:用电位计控制音高
既然蜂鸣器可以发出不同的音高,那我们可不可以用旋钮控制音高,做一个 mini 的极简控制器呢?
在之前第四周的课程中,我们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输入输出元件的概念。在项目练习时就可以慢慢养成习惯:在动手之前,先构想出输入部分是什么、输出部分是什么、从输入到输出要完成什么样的转换。
这里,输入部分是电位计(的位置),输出部分是蜂鸣器(的音高),中间的连接就是电位计的数值转换为蜂鸣器的音高。
接线部分,使用的元件包括:蜂鸣器,电位计。
当我们还是编程新手,每次要开始自己写代码时,容易两眼一抹黑,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
其实,每次写代码时,并不是直接打开 Arduino IDE 就开始噼里啪啦敲代码了。在这之前,我们需要现在脑子里构思这个代码要做什么,怎么做到。
大家会想一下,怎么把大象放进冰箱里呢?
不要笑,这就是所谓的「算法」:做一件事情的步骤。
所以在还没有清晰思路的时候,我们可以先把程序要完成的大致步骤写下来:
- 需要用一个模拟端口读取电位计的数值
- 需要用一个数字(输出)端口给蜂鸣器发出指令
- 找一个办法让蜂鸣器发出不同音高
- 将电位计数值控制音高
接着,我们再想办法把每一个步骤都转化成对应的变量、语法、库。所以学会搜索和查看官方文档就很重要的了。
代码如下:
1 | // connect a potentiometer to pin A0 |
上面的代码中,最核心的一行,是把从电位计读取的模拟信号数值(范围是 0~1023),映射到人耳可感知的声音的频率范围(20~20000):freq = map (freq,0,1023,20,20000);
其中 map() 函数的作用就是数值映射。
挑战5:播放连续音高
这个挑战一定会更吸引你:用蜂鸣器播放一段旋律。
这个挑战的难度主要在代码上,从这里开始,我们会开始接触并深入理解函数、循环、头文件、库等概念。
比较复杂的代码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写出来。所以我们要经历一个重要的练习:看懂别人的代码。
我们在官方网站上找到教程 Arduino - ToneMelody。仔细研读它给出的代码,尤其是代码的注释:
1 | /* |
把注释部分全部替换成自己的理解,这个代码看起来就不再那么复杂和难懂了。但是这个过程一定要自己完成。
当在代码里看到不熟悉的函数,例如 delay()
, noTone()
,就可以到官方文档中搜索并阅读,一般文档都会给出例子,这些例子就是最好的学习材料。
最后,留给大家的作业,是用两个压电片触发两段不同的旋律,大家动手试试吧!